奧數(shù)題及答案講解 奧數(shù)題及答案講解視頻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奧數(shù)題及答案講解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奧數(shù)題及答案講解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在這里求解一道小學奧數(shù)題,請各位做出思路哦,不要只寫個答案?
答案:
這是一道初中的物理題吧。
在生活中這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先看見閃電后聽到打雷。
其實閃電和打雷時同時發(fā)生的,但是由于光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我們在看到閃電和聽到雷聲之間就會存在著時間差。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光速為3×10^8m/s。
光速很快,因此我們可以對其傳播的時間忽略不計。
因此閃電和打雷的時間間隔實際上幾乎就是雷聲從打雷處到聽到者這段距離的傳播時間。
知道時間是2.5s,速度為340m/s,我們可以求出距離s=340×2.5=850m.
求小學奧數(shù)題答案?
由圖知:
右圖:3個籃球=5個足球,那么6個籃球=10個足球。
而左圖2籃球=3個足球+120克,則6個籃球=9個足球+360克。
兩圖對比:10個足球=9個足球+360克,所以足球=360克。將足球=360克代入任意一圖知:籃球=600克。
答案:足球=360克,籃球=600克。
這是一道天平等式題目。天平是平的說明兩端物體重量相等,即可用等式來表示。我是王老師,致力于小學數(shù)學的精品問答!題中有兩個未知數(shù),且不能通過等式代入加減直接消去某一未知數(shù)。先把題目重新畫一下,清爽一些。下面是我的解題思路。
把天平平衡轉化為等式關系
①式:2個籃球=3個足球+120克
②式:3個籃球=5個足球
解題思路一
②式-①式 → 1個籃球=2個足球-120克(③式)
③式×3-②式 → 足球=360克。
→ 籃球:360×2-120=600克。
解題思路二
①式×3:6個籃球=9個足球+360克
→ 一個足球=360克
①式×5:10個籃球=15個足球+600克
②式×3:9個籃球=15個足球
→ 一個籃球=600克
結語
解題方法很多,核心思想是通過把不同等式某一未知數(shù)量變相同,就可以消去一個未知數(shù),進而達到解題的目的。
歡迎關注王老師頭條號和悟空問答
學習更多好玩的數(shù)學知識
這是小學分數(shù)應用題,己知3個籃球總價等于5個足球價,那么足球單價是籃球單價的五分之三,算式是,12O÷(3/5十3/5一1)=6OO(元),6O0×3÷5=36O(元),答i籃球單價6OO元,足球單價36O元。
解決這道問題需要明確以下幾個概念。天平表示相等關系,也就是等式。克、千克、噸這些單位嚴格來講屬于質量單位,在小學階段我們可以把它們說為重量。
好多人看到這道題的第一印象就是列方程,有兩個等式,兩個未知量,二元一次方程組,其實也沒必要這么復雜。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我認為比較簡單的方法。
通過觀察第二個天平,我們可以知道3個藍球的重量等于5個足球的重量。我們可以假設每個籃球的重量是5克,每個足球的重量是3克。
將我們假設的數(shù)據(jù)帶到第一個天平(也就是等式)中,如果保持天平平衡,需要在右邊放一個1克的砝碼。
事實上,第一個天平右邊放的砝碼是120克,我們需要將假設的數(shù)據(jù)乘上120,就得到每個籃球的重量是600克,每個足球的重量是360克。
我今天所講的方法其實就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比例法。先進行假設,然后根據(jù)比例關系,在對假設的數(shù)據(jù)進行修正,從而求解問題。
不知道是小學幾年級的題,有沒有學設x,y。我是這樣算的~設籃球為x,足球為y。根據(jù)給出的兩個圖可以列出兩個等式。2x=3y+120……3x=5y。由第2個公式可以轉化成x=5/3y,代入第一個公式得到2×5/3y=3y+120,接著變換為10/3y=3y+120,則10/3y-3y=120,1/3y=120,y=120×3=360。x=5/3y=5/3×360=600。所以籃球是600,足球是360。
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簡單奧數(shù)題,及答案,有一點點難度?
1、某班有40名學生,其中有15人參加數(shù)學小組,18人參加航模小組,有10人兩個小組都參加。那么有多少人兩個小組都不參加?
2、某班45個學生參加期末考試,成績公布后,數(shù)學得滿分的有10人,數(shù)學及語文成績均得滿分的有3人,這兩科都沒有得滿分的有29人。那么語文成績得滿分的有多少人?
3、50名同學面向老師站成一行。老師先讓大家從左至右按1,2,3,……,49,50依次報數(shù);再讓報數(shù)是4的倍數(shù)的同學向后轉,接著又讓報數(shù)是6的倍數(shù)的同學向后轉。問:現(xiàn)在面向老師的同學還有多少名?
4、在游藝會上,有100名同學抽到了標簽分別為1至100的獎券。按獎券標簽號發(fā)放獎品的規(guī)則如下:(1)標簽號為2的倍數(shù),獎2支鉛筆;(2)標簽號為3的倍數(shù),獎3支鉛筆;(3)標簽號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3的倍數(shù)可重復領獎;(4)其他標簽號均獎1支鉛筆。那么游藝會為該項活動準備的獎品鉛筆共有多少支?
5、有一根長為180厘米的繩子,從一端開始每隔3厘米作一記號,每隔4厘米也作一記號,然后將標有記號的地方剪斷。問繩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五年級試題三答案
1,因為10人2組都參加,所以只參加數(shù)學的5人,只參加航模的8人,加上那10人就是23人,40-23=17,2個小組都不參加的17人
2,同理,數(shù)學滿分10人,2科都滿分的3人,于是只是數(shù)學滿分的7人,45-7-29=9,這個就是語文滿分的人(如果說只是語文滿分的則需要減去3)
3,50÷4取整12,50÷6取整8,但是要注意,報4倍數(shù)的同時可能是6的倍數(shù),所以還要算出4和6的公倍數(shù),有50÷12(4和6的最小公倍數(shù))=4(取整),所以,應該是50-12-8+4=34
4,100÷2=50,100÷3=33(取整),還是算出2和3的公倍數(shù)100÷6=16(取整),然后找出即沒不被2整除,也不被3整除的數(shù)的個數(shù)100-50-33+16=28,所以,準備鉛筆為50X2+33X3+28=227
5,180÷3=60,180÷4=45,但是可能2個劃線劃在一起,也就是要算出他們的公倍數(shù),180÷3÷4=15,所以應該為60+45-15=90
擴展知識:
“奧數(shù)”是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的簡稱。1934年—1935年,前蘇聯(lián)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shù)學競賽,并冠以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s)簡稱IMO,是一項以數(shù)學為內容,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國際性競賽活動,至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shù)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2012年,IMO已成為一項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學科競賽,同時也是公認水平最高的中學生數(shù)學競賽。中國的數(shù)學競賽始于1956年。在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蘇步青等人的倡導下,由中國數(shù)學理事會發(fā)起,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四城市首先舉辦了高中數(shù)學競賽。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奧數(shù)題及答案講解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奧數(shù)題及答案講解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