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潯陽樓題詩后被誰發(fā)現(xiàn)-(宋江潯陽樓題詩被誰發(fā)現(xiàn))
文|無益君
《水滸傳》第三十九章江州刺史宋江在潯陽樓飲酒后賦詩一首:
自幼曾攻經(jīng)史,長成亦有權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結(jié)果被阿諛奉承的黃文兵舉報:“他想超越黃巢,不謀反怎么辦?”于是宋江就被審問,被判了死刑,差點沒了腦袋。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忠臣義人往往受苦更多,這并不完全令人沮喪。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然而,如果把這個案件放在中國古代的法律語境中,“如果有狡猾的罪犯,圖謀危害國家,開始瘋狂的計劃,而不執(zhí)行,就會受到懲罰,也就是說,他們反對真相”,我們反而理解政府的敏感性。如果您再次聯(lián)系我們:《宋刑統(tǒng)》中“口陳欲反之言,心無真實之計,而無狀可尋者,流二千里”的規(guī)定,則宋江被問成斬罪似乎也不算太冤枉。其實,追根溯源,本案的關鍵在于中國古代“原心定罪”的司法文化。
“本心定罪”也叫“心定罪”,據(jù)說是西漢大儒董仲舒在司法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一套定罪理論,其要義可以概括為:發(fā)起的
《春秋》之決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惡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論輕。
一個人的外在表現(xiàn)是“物”,而隱藏在內(nèi)心的思想則是“氣”。在董仲舒看來,與“行動”和“野心”相比,后者更具犯罪性。因此,定罪的重心當落到對行為人主觀心志的考察上。后來,世人又將“原心定罪”表述為“志善而違于法者免,志惡而合于法者誅”(《鹽鐵論》),“原情定過,赦事誅意”(《后漢書?霍谞傳》),于是其主觀歸罪的色彩就更為明顯了。
說起來,即使“原罪”不是中國人的專利,但至少中國人在歷史上已經(jīng)把它運用到了極致。漢武帝時期,顏翼任農(nóng)部尚書(大司農(nóng))。在討論經(jīng)濟政策時,顏翼的直言不諱令剛愎自用的武帝感到厭惡。善于察言觀色的殘暴官員張湯注意到了這一點。還有一次,一位同事向嚴毅反映了國家近期金融法規(guī)的不便。顏亦沒有說話,只是微微動了動下唇。后來,顏毅因其他事情被起訴,案件恰好由張湯負責。張湯向武帝報告說:“顏乙得知國法不便,并沒有主動向陛下報告,而是在心里暗暗嘀咕,應該處死他?!庇谑侵袊鴼v史上出現(xiàn)了新的犯罪——“腹誹”,010-
蒲松齡《聊齋志異》第一篇文章名為“腹誹”罪的法理依據(jù)就是“原心定罪”。
“原罪”雖然歷史悠久,但也為世人所詬病。《考城隍》,講述了一個叫宋燾的秀才無意中參加陰曹地府的公務員考試的故事。宋秀才素有文才,臨場發(fā)揮更是出色,他在申論中寫道:“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眾考官為此激賞不已,于是一致認定宋秀才便是河南城隍的最佳人選。宋燾顯然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他以老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為由,推掉了這樁差事,最終得以重返陽間。宋燾申論中的名句雖然重在為冥判立言,卻未嘗沒有切中傳統(tǒng)法律的要害。實際上,“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正是“原心定罪”更為世俗化的一種表達,可見這一傳統(tǒng)的根深蒂固。國人好為“誅心”之說,想來和“原心定罪”的傳統(tǒng)有很大的關系。
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原心定罪”可能帶來法官的擅斷,容易鑄張人罪。正如劉師培所言:
說白了,“心”是主觀的、隱藏的、看不見的。怎樣才能判斷內(nèi)心的善惡之分呢?既然無法判斷,“原罪”就必然成為權勢人物的“無理施罪”。掇類似之詞,曲相符合,高下在心,便于舞文,吏民益巧,法律以歧,故酷吏由之,易于鑄張人罪,以自濟其私。
回到宋江反詩案,歷朝歷代以思想、文字罪人的各種做法不絕如縷,背后也正是“原心定罪”的思想在作祟。
然而,如果我們不受過去歷史的影響,客觀理性地看待“原罪”,也許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不堪,甚至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合理的成分。事實上,如果我們不做出極端狹隘的解讀,“原罪”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而這涉及到原其本心,江州時的宋江雖心灰意冷,卻不存造反的念頭,相反,汲汲于報效官家以光宗耀祖?!把緷£柦凇?、“敢笑黃巢不丈夫”之言與其說是題寫者真實犯意的表達,不如看作是一個人生失意者的酒后發(fā)泄。就此而言,官府對案件的定性未能深入案犯的內(nèi)心,僅停留于語言文字的表層,因而出現(xiàn)巨大偏差,生生把宋江逼上梁山,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原心定罪”司法理念的明顯缺陷。
對于“犯罪”,今天的人們通常將其理解為某種行為。就其實質(zhì)層面而言,該行為具有一定程度的反社會性(或侵犯合法權益),就其形式層面而言,是受到刑法禁止的。至少主流觀點認為,在倫理道德領域,惡是由人的心理狀態(tài)決定的,而在刑法中,除非存在實際危害社會的行為,否則犯罪不成立。事實上,無論圍繞“犯罪”概念的爭論多么激烈,對實質(zhì)的“罪”(guilt)的認識和理解。
然而,如果我們縱觀整個法律發(fā)展和演變的歷史,“犯罪”這一現(xiàn)代概念的歷史階段是最為明顯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犯罪是行為”似乎已是當今世界不易之論。正是基于這一判斷,現(xiàn)代刑法一系列基本原則和制度得以建立,也正是得益于這一立場,現(xiàn)代公民在國家強大的刑罰權面前能夠保有最低限度的安全感。
在前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罪”的理解包涵了更多的主觀元素。至少在宗教教義中,罪只與內(nèi)心狀態(tài)有關。
如《圣經(jīng)》教導人們說:“恨人的,就是殺人?!?/strong>
在古典基督教教義中,一個人的內(nèi)心是骯臟、險惡的,他就是一個有罪的人(“原罪”是另一回事)。至于還說:“動淫念的,這人心里已經(jīng)犯奸淫了?!?/strong>
中國古代歷史對“罪”的理解與此類似。比如,在古代,刑罰的重心是探查情況。佛教,唯心的色彩更為明顯,“萬法唯心”被佛教各宗派公認為佛陀思想的精髓?!侗臼陆?jīng)》卷一佛曰:“諸有業(yè)、果,皆依心意?!狈鹜釉谑乐畷r,印度僧眾曾為戒律爭執(zhí),有僧侶指責一盲僧行路踏死蟲蟻,犯了殺生戒。佛陀解釋,犯戒與否,當視本人內(nèi)心動機,盲僧踏死蟲蟻全屬無意,非有意殺生,因此并不犯戒。
《尚書·舜典》的文字晦澀難懂,導致意見分歧。相比之下,晉代法律學者張飛說得更清楚:
《尚書·康誥》記載:“怙終賊刑,眚災肆赦”,后世學者注釋道:“若過誤為害,原情非故者則緩縱而赦放之”,“怙奸自終,當刑殺之”。又《尚書》:“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不典,式而,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式而,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strong>
判斷犯罪時,必須以心為本。春秋時期,孔子懲罰魯國著名學者邵正茂。其中一項罪名是“思想開放、危險”,夫刑者,司理之官;理者,求情之機;情者,心神之使。心感則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是故心愧而面赤,內(nèi)怖而色奪。論罪者務本其心,審其情,精其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然后乃可以正刑。
可見,在漫長的前現(xiàn)代社會,尤其是遙遠的古代,人們傾向于相信法家則毫不隱諱地將社會控制的最高境界概括為“太上禁其心”。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習俗日新月異,民俗風情也越來越鮮明。貌與貌不一樣,人藏心不可測,德行禮儀的用處有限,“本心信念”的局限性越來越明顯。因此,不可持續(xù)。因此,人們不得不放棄對“心”的追求,代之以更客觀、更容易把握的標準。這樣,聽監(jiān)刑而不刑意就變成了現(xiàn)實?!耙婚_始我還詢問他的意圖,但最終他放棄了所有意圖,專心執(zhí)行任務”(《呂思勉讀史札記》)。也就是說,后世的法則不再注重人心的善惡,而是注重事物的有無。這確實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不應該是這樣的。事實上,“原罪”之所以在歷史上受到重視,很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它有利于維持專制統(tǒng)治,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抓住了原罪的本質(zhì)。正如歷史學家所謂“罪”實為心中之惡。一個人之所以該罰,與其說是因為其人行為之惡劣,毋寧說是源于其行為所揭示的內(nèi)心之險惡。進而言之,內(nèi)心之善惡才是決定罪與非罪的根本,而外在行為之良否反倒可以在所不問了。于是,原心定罪、赦事誅意成為人們的自然選擇,而“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遂成為民間的普遍信仰。這一司法傳統(tǒng)自我國漢魏以降直到近代猶有余響。
誠然,呂思勉先生不是專業(yè)的法律專家,他的結(jié)論主要是根據(jù)中國古語得出的。上面引用的西方諺語也是世代相傳的老話。當然,人們有理由質(zhì)疑這種觀點的合理性和普遍性。性別。那么,我們來看看當代法學家的觀點。
呂思勉老師所言:“刑罰之所誅,乃意而非事”。西方法諺“一個人除非內(nèi)心邪惡,否則行為不會使他有罪”(Anactdoesnotmakeapersonguiltyunlesstheperson’smindisguilty)的說法亦可與之相印證。
當代刑法學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堅信行為是刑事責任成立的必要條件。當然,這是學界的主流觀點,并不能代表所有學者的立場,也絕不意味著終極正確。據(jù)筆者所知,我國刑法學界就有少數(shù)學者認為,主觀罪過才是犯罪構成的核心要素(陳忠林:《刑罰散得集》),刑法應該切中人的意志(馮亞東:《理性主義與刑法模式》)。而國外亦有學者就此觀點撰有專文,認為刑事責任的成立無需行為這一“要件”(Criminalliabilitydoesnotrequireanact)。學界這些略顯另類的聲音至少說明主流的理論無法厭服眾心,而當我們把目光轉(zhuǎn)向現(xiàn)實,主流理論的局限性就暴露地愈加明顯。
毫無疑問,斯蒂爾是一個危險人物。將這樣的人釋放到社會上,無異于在守法公民周圍安放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從社會預防的角度來看,這是絕對不可取的。無法對具有明顯犯罪意圖的犯罪分子定罪,只能反映出執(zhí)行法理論和制度的薄弱。我們可以想象,如果現(xiàn)行制度承認定罪初衷的合法性,那么本著“惡人不待成功”的原則,司法部門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對斯蒂爾等人定罪,從而充分發(fā)揮了捍衛(wèi)社會的刑法。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想法只是假設。提交人無意改變現(xiàn)行刑法制度,重新打開原判之門。由于刑法的功能是多重的,除了滿足保護社會的目的外,還需要保證公眾不受到國家懲罰權的肆意侵犯。在當前的歷史條件下,后一方面似乎更為重要?;谶@樣的考慮,堅持刑事責任的行為要求,無非是給人民吃一顆定心丸。
1988年,美國第九巡回上訴法院受理了一樁案子,案名叫“美國訴斯蒂爾”(U.S.v.Still)。說的是一個叫斯蒂爾的家伙這一天被發(fā)現(xiàn)身著偽裝,躲在距離一家銀行200英尺的貨車里面。警察及時逮捕了他,在逮捕現(xiàn)場,斯蒂爾大言不慚地說:“你們真是好樣的,你們再晚來五分鐘我就進去搶銀行了。”就是這樣一個案子,當事人的犯罪意圖至為明顯,然而由于他還沒有開始實施通向其犯罪目標的“實質(zhì)性的步驟”(substantialstep),因而法院最終認定,針對斯蒂爾的企圖搶劫銀行的指控不能成立。
不可否認,《少數(shù)派報告》
在筆者看來,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部關于法律的大膽預言,而不是一部充滿想象力的科幻電影??苹门c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并非遙不可及。作為一種思想和制度,“立志作惡者,不擇手段”不僅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也可能在未來社會中大放異彩。當然,這必須以發(fā)達國家為基礎。科學技術水平是條件。
據(jù)媒體報道,日本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設備,可以初步通過腦電波讀取人們的想法??茖W家利用核磁共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研制出可以恢復夢境的“讀夢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機器“讀懂”人的思想、預測犯罪的發(fā)生也并非不可能。屆時,以行為為中心的刑法理念和刑事政策可能已經(jīng)終結(jié),“原罪”將重新回到舞臺。人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之后,刑法的原則和制度似乎又回到了起點。
事實上,一些專家已經(jīng)對這種可能性做出了大膽的預測。上世紀日本著名刑法學者牧野榮一曾自信地斷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刑法的演變將從以客觀主義為特征的“博愛時代”過渡到“科學時代”具有主觀主義的特征。如果這個說法屬實,那么在這樣一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的“科學時代”,人類應該已經(jīng)掌握了“本心”的能力。那時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初心信念”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面貌。話雖這么說,由當代刑法原則和制度構筑起來的森嚴壁壘中似乎已無原心定罪的容身之所。然而,如果我們能夠突破現(xiàn)代觀念的藩籬,以后現(xiàn)代的視角重新審視既有的理論和制度,則原心定罪更具有前瞻的“科學性”。早幾年美國好萊塢拍了一部名叫《少數(shù)派報告》的科幻電影(湯姆克魯斯主演),影片講述于2054年的美國紐約,當局利用能夠預知暴力犯罪發(fā)生的“先知”建立起一套“犯罪預防系統(tǒng)”,對即將發(fā)生的罪行進行阻止并逮捕可能或正在犯罪的人,此系統(tǒng)使當?shù)氐男淌路缸锫式档綒v史上的最低點。
今天的我們對歷史上的原心定罪,是不是應該多一份同情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