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和玉壺有什么特點(一片冰心在玉壺中的冰心,玉壺是什么)
唐代詩歌大師眾多,王昌齡是不可忽視的一位。我哥哥常寫詩。就空靈意境而言,他比詩人王維還差;就空靈意境而言,他比詩人王維還差;論深度和穩(wěn)定性,他不如詩人杜甫;論浪漫和優(yōu)雅,他比不上詩人李白;論浪漫和優(yōu)雅,他比不上詩人李白。論通俗易懂,他比詩人白居易還差。但你不能否認他是唐代一線詩人,因為他的氣決太好了!
長歌平日里的詩并不多,共有詩181首,其中七絕詩74首。這種七絕量是什么概念?《全唐詩》首中,初唐七絕詩77首,盛唐詩472首??傇姅?shù)549首。
張兄寫《七絕》到什么程度了?這樣大家就都清楚了。常哥有幾個著名的哥們兒,比如李白、孟浩然、岑參、李七、齊無遷等,而且他還為這些兄弟寫過詩,而且寫的詩基本上都是七絕。
而且這些老哥們對他都很好。孟浩然甚至因為生病和他一起吃海鮮而去世。如果你們關(guān)系很好,通常如果有人給你寫一首詩,你就得還。但這幾人卻再也沒有回到常哥的七絕之中。詩人的好臉色由此可見一斑??上攵敃r常哥的七絕是多么有說服力。
說到這里,有的朋友可能要問:為什么張哥這么受歡迎呢?雖然有人總說“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有時取決于緣分”,但這么多大詩人都支持他,可見他一定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梢钥隙ǖ氖牵粫且驗樗绣X有勢,因為張哥其實半輩子都沒有成功。如果你不關(guān)心他的金錢或權(quán)力,那為什么呢?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閱讀以下歌曲《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
一
寒雨夜入?yún)?,晨送客于褚山谷?/p>
洛陽親友相問如玉壺冰心。
這首詩每年都被選入教科書。有多少人因為“一塊冰心玉壺”這七個字而愛上張哥,但很多人卻不懂這句話中冰心與玉壺的區(qū)別?當我們在學(xué)校的時候,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確實很難理解清楚。那么本期我們就來看看這首詩,看看張弟兄到底憑什么值得一幫兄弟來擁護呢?
一:這首送別詩有點兒“怪”
一看標題就知道這是一首告別詩。這首詩作于公元742年左右,當時王昌齡任江寧縣令。此前,他曾被貶嶺南,次年被任命為江寧縣令。兩人都是貶官。辛儉是王昌齡的好友。這次送他回洛陽,王昌齡的心情極其復(fù)雜。他雖然依依不舍,也許很羨慕別人能回到洛陽,但他還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一般的送別詩多以情景來抒發(fā)感情。無非是寫一些不舍,加一些祝福。但王昌齡的詩則不同。說完前兩行的不情愿,他把重點放在了最后兩行。他讓辛堅捎話給他: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請告訴他們,我王昌齡冰冷如玉壺心。
二:冰心和玉壺到底什么意思
對于“玉壺冰心”這句話,網(wǎng)上其實有很多種理解方式。有人認為這是常哥和新建哥喝酒。玉壺應(yīng)該是上乘的酒壺,“冰心”二字代表著對兄弟的感情。于是他們把這理解為:我對哥哥的感情就在這杯酒里,我的感情好無聊?。〉绻@樣理解的話,前面那句“洛陽親友如相問”就無法聯(lián)系起來,所以這種理解方法就有些矛盾了。
其實,冰心、玉壺都是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冰心指的是內(nèi)心的高貴。玉壺不是實體,而是指道教中的自然無為。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是“玉壺冰”的形象,整體的意思是一個人有誠信。這個形象不僅常哥用過,包照也用過:“直如紅絲繩,清如玉壺冰”。
明白了這個意思,你就能明白為什么張哥明明寫了一首告別詩,卻仍然堅持讓別人發(fā)消息。當時他被降職了。雖然史書上關(guān)于他被貶的原因記載不多,但肯定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一些小問題。他所說的話,是為了告訴洛陽的親人和老兵:我王昌齡沒有做錯任何事。我性格正直、純潔。我冷如玉壺,永不改變!
至此,我們也能明白李白、孟浩然、岑參等眾多詩人喜愛他、尊敬他的原因了:
首先,是因為他在乎朋友!在乎親人們的看法是正常的,但昌哥用的是“洛陽親友”,說明他還在意鐵哥們兒的想法。唐代詩人多豪爽,被貶了,被外放了,其實會想到去解釋的人并不多。他們很狂,狂得懶得去解釋,隨時都是一副“懂我的人自然會明白”的心態(tài)。但王昌齡不是這樣,他在意兄弟情和他們對自己的看法,所以他要解釋。
其次,他的解釋是令人信服的。既然是解釋,那就得寫得夠有感染力。昌哥這“七絕圣手”可不是白叫的,這個“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寫法,形象生動而又頗具感染力。比起直接寫各種信誓旦旦的話,顯然高明得太多了。
最后,還是用“詩仙”李白的詩來結(jié)尾。在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前,還有兩句經(jīng)常會被大家忽略的名句“揚州花落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哥這話的言外之意:“聽說哥們兒你被貶龍標了,我傷心,就連那楊花也落完,子規(guī)鳥也啼鳴個不停,它們也都在為你傷心”。傷心之余,李白其實也是在為他不平。
以上就是王昌齡七大家子,以及他留下的名言“玉壺冰心”。讀完此文,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發(fā)自內(nèi)心地佩服王昌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