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焊將(大國工匠焊工視頻)
劉再才
廣州道德模范之旅
34歲的焊接講師劉子才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從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為頂級“焊王”,榮獲國際焊接技能大賽冠軍、“中央企業(yè)技術能手”等一系列榮譽;他在一個要求很高的核電項目中擔任首席“焊工”。以責任感沖鋒陷陣,解決焊接領域超級難題,為大國打造裝備;他還是一名金牌“老師”,培養(yǎng)了200多名能力獨特的新一代焊工。從一名默默無聞的焊接戰(zhàn)士到當今央企領軍的“大國焊工”,他走過了16年的艱辛歷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蘭通訊員隋文明
不畏艱難、不服輸,學“最好的技術”
2004年,畢業(yè)于韶關技工學校的劉再才進入中國能建集團作為一名焊接新兵,走進了這個焊接人才聚集的地方。剛來的時候,他并沒有什么獨特的優(yōu)勢。他就跟一個普通的新人一樣。焊接時他抓不住要點,怎么努力總是出錯??粗び褌兙碌暮缚p,他的工作壓力很大。但自小勤奮的劉子才并沒有放棄,因為他明白,只有不斷地吃苦,才能成為棟梁之材。當時他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練習,成為一名焊接高手!此后,他在培訓車間忙碌,老師們總是在他身邊求教。每次訓練,為了爭取更多的練習時間,他總是最早來,最后離開。周末,他也坐不住,跟師傅“哄”,向師傅拿手藝,還經(jīng)常獨自去焊接培訓中心“開小灶”。工作中,他把每一項工作都當成一次提高、思考、深思熟慮的訓練,遇到問題,他虛心向師傅和同事請教。
焊接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忍受高溫并面臨火花燒傷的風險。劉再才并不畏懼困難,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磨練。據(jù)同事介紹,劉仔參加工作前三年一直在工地一線工作。別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他都爭先恐后地去做,各種困難的崗位他都愿意去嘗試焊接。經(jīng)過幾年的練習,他堅定不移地大踏步前進,永不松懈,逐漸掌握了最好的技術。
2006年,劉再才被派往汕尾電廠從事焊接作業(yè)。其中一個有一個焊接接頭,可以關閉兩側的閥門。劉在焊了一天也焊不好。晚上回到宿舍后,劉仔從參考書上的“熱脹冷縮”理論中找到了靈感:焊接接頭兩側都是封閉的,焊接時管內氣體因受熱而膨脹,可能是焊縫無法密封的原因。第二天,劉仔打開一側的閥門,讓空氣流通,成功密封了焊縫。
經(jīng)過多年的訓練,劉仔完成了從新手到“焊工”的華麗蛻變。作為業(yè)務骨干,劉再才先后被派往印尼、廣西百色以及珠海、汕尾、臺山、順德等常規(guī)火電項目建設工地,并圓滿完成任務。2012年6月,在國資委主辦的2012年北京“杰克杯”國際焊接技能大賽中,劉再才憑借“擺動焊法”榮獲鎢極氬弧焊第一名。他們在為個人贏得榮譽的同時,也為公司、集團、國家贏得了榮譽,充分展現(xiàn)了公司焊接工人精湛的焊接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核電焊接“問題終結者”
2007年,劉再才全身心投入中廣核冷澳核電島建設工作。第一次接觸核電焊接,劉子才就對“安全高于一切”的核安全文化印象深刻。
核電焊接是核島建設質量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該項目有超過20萬個焊接接頭,每個焊接接頭都需要經(jīng)受核安全的考驗。作為一名年輕的焊工,劉再才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吃苦耐勞的品質、一流的焊接技術和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建筑工地可以信任他來完成重要的任務。劉再才以強烈的責任感完成每一項核電焊接工作,焊前檢查、焊接過程質量控制、焊后質量檢查。在陽江核電一期工程4號機組常規(guī)核島安裝工程中,位于管溝內的一段不銹鋼管焊接難度較大,焊接質量和速度甚至決定了工程進度。單位決定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劉子才。
劉再才二話不說就接下了重任。他在現(xiàn)場觀察到,管道位于溝渠內,靠近墻壁和地面。操作空間極小,有些焊縫看不見。劉再才決定采用鏡面焊接法,但由于鏡子中的左右與現(xiàn)實相反,在鏡前焊接時很容易出現(xiàn)偏差。為此,劉在對著鏡子寫了一夜,終于習慣了鏡子里左右的順序。第二天,他利用鏡面焊接法順利完成了溝槽管道焊接作業(yè),保證了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
技術過硬的劉再才是核電焊接領域的“問題解決者”。工地第一線哪里有問題,哪里就能找到他。2012年至2015年的三年多時間里,劉仔被派往省內外各個建筑工地,解決焊接問題兩年多;2017年,他曾3次奔赴廣西防城港核電建設項目趕工。
“金牌教練”兩年培養(yǎng)200余名人才
2015年12月,劉在才有了新身份。調往廣東熱電陽江核島項目部任焊接講師。劉再才意識到,“如果我們國家的核電要越來越強大,就必須把技術傳授給更多年輕的焊工,這樣我國的核電事業(yè)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
在核電建設中,總體質量要求高于常規(guī)電廠。如果焊接出現(xiàn)質量問題,焊工將被核電系統(tǒng)列入黑名單,永遠不能再進入核電領域從事焊接工作。面對這樣一個沒有核電建設經(jīng)驗、第一次接觸核安全文化的群體,劉再才并沒有顯得手足無措。而是利用之前在嶺澳核島的建設經(jīng)驗,總結出一套適合當前情況的培訓課程和教學。方法,從焊接基礎知識、操作技術、過程控制、焊接經(jīng)驗等方面進行詳細無私的傳授。
教學期間,他總是停下來,一遍又一遍地觀察每個焊工的練習焊接位置,一點一滴地糾正每個焊工的操作技巧和行為習慣。他每天孜孜不倦地工作,用實際行動、沉浸知識。汗水帶領核島新焊工不斷進步。
隨著現(xiàn)場施工的不斷推進,擺放的成品越來越多,劉在才越發(fā)覺得以往的常規(guī)教學已經(jīng)不能有效適應現(xiàn)場日益棘手、困難的場地。隨后,劉在才創(chuàng)新了“模擬訓練法”,“收集施工現(xiàn)場可能存在的困難位置類型,如溝渠、墻角、天花板、密集管道位置等,進行專題訓練,提高針對性”并傳授弟子大擺焊、鏡面焊等絕活。
2012年,劉再才榮獲國際焊接大賽TIG焊第一名;2017年,他的徒弟于峰還在2017國際焊接大賽中獲得TIG焊青年組個人一等獎。于峰說:“除了技術,最重要的是學習大師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精神?!倍潭虄赡陼r間,劉再才就帶出了200多名各盡其職的新一代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