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洋是如何劃分的(四大洋怎么分界線)
海洋的劃分是歷史上人們逐漸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是對隔海相望的人類所知甚少的另一個世界的概括。大致是按照土地的狹窄點來劃分的。事實上,沒有絕對的方法來說明從哪里“突然”從一個海洋走到另一個海洋。例如,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以馬六甲海峽為界,該海峽過于狹窄,所以有人說兩大洋“斷絕了聯系”。南部以澳大利亞和南美洲的連線劃分,并不是那么絕對。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南美洲南部和南極洲之間狹窄的麥哲倫海峽為界。太平洋和北冰洋由狹窄的白令海峽自然劃分。
四大洋的劃分
1.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
2.太平洋與北冰洋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3.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邊界:印度尼西亞群島、托雷斯海峽、巴斯海峽、塔斯馬尼亞島
4、印度洋與大西洋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5、大西洋與北冰洋的分界線:羅伯遜海峽、格陵蘭海、挪威海
1.太平洋——“和平之?!?/p>
公元1513年9月26日,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巴爾博亞從巴拿馬海岸看到了這片海洋,并將其命名為“南中國海”。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受西班牙國王委托率領艦隊尋找穿越東方的航線。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航行,橫渡波濤洶涌的大西洋,穿過麥哲倫海峽,進入了新的海洋。天氣晴朗,海面平靜,與之前的航行完全不同。因此,麥哲倫將“南海”這片海洋的名稱改為“和平之?!保形淖g為“太平洋”。
2.大西洋——“大力士的棲息地”
大西洋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赫拉克勒斯神阿特拉斯命名。普羅米修斯犯下了從天界盜取火種并送給人間的罪行,這讓他的弟弟阿特拉斯受到了牽連。眾神之王宙斯強迫阿特拉斯支撐起分隔天地的柱子,阿特拉斯因此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最初,希臘人以阿特拉斯的名字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土地。后來,據說阿特拉斯住在很遠的地方。人們認為一望無際的大西洋是阿特拉斯的棲息地,因此得名。
3.印度洋——“東方的海洋”
印度洋的名字最早出現在1515年中歐制圖師謝爾編制的地圖上,標注為“東方的印度洋”。另外,“東方”這個詞是相對于大西洋而言的。在奧達里斯編撰的世界地圖集中,它被正式稱為“印度洋”。因為古代西方對東方了解甚少,只是傳聞印度是東方富國,所以去東方就意味著去印度,去東方的路線也是去印度的路線。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向東航行尋找印度,把他沿途經過的海洋統稱為印度洋。
4.北冰洋——“北冰洋”
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位于亞洲、歐洲和北美北海岸之間。面積131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最淺的海洋。由于常年氣候嚴寒,大部分被冰覆蓋,曾被稱為“北冰洋”、“北冰洋”。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將其正式命名為北冰洋。北冰洋雖小,卻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因為從北冰洋出發(fā),到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距離是最短的。國家海軍戰(zhàn)略潛艇在北冰洋的存在,不僅因為北冰洋的冰層便于隱蔽,而且因為是世界上距離發(fā)達國家最近的距離,也便于攻擊。